“地中海邮轮”初体验(上)50+在路上

50佳生活 2022-08-02 19:28:00



今年6月,我们体验了一次MSC豪华邮轮“珍爱号”的地中海之行,包括西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法国、马尔他、西班牙和两个“国中国”:梵蒂冈和摩纳哥。从意大利热那亚港起航,海上转8天7夜后又返回该港;陆上城市有米兰、巴黎等。14天的旅行,还包括来回4段飞机和尼斯-巴黎的火车,可谓海陆空全方位体验。
2016.06.26
起航



这艘“珍爱号”豪华邮轮,2013年下水,设备优良,近14万吨位,18层,载客4300多位,船上工作人员约2000人。从舱位看,5层以下不对顾客开放;5至7为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大宴会厅、剧场、音乐酒吧和商店等;8至13层为客舱;14层以上为免费大餐厅、泳池、水按摩池、露天剧场、赌场、酒吧、儿童游乐场和健身房等,应有尽有。


从剧场、舞厅、音乐厅,到bingo、游泳池、水疗、健身房、保龄球馆等等,意大利风格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无处不在,既现代又古典。




每人一张房卡,凭此卡上下船和出席晚宴以及各种记账消费。值得一提的是,每天会有活动日程送达房间:天气、抵离城市及时间、重要信息、娱乐项目、音乐会等门类其全。



类似邮轮的顾客主要是西方人,但随着西风东渐,越来越多的亚洲乘客加入进来,相信在邮轮服务上会逐渐融入东方人的需求。


此次的邮轮之旅,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讲,最感浪漫的活动不是歌舞酒吧,也不是游泳晒太阳,而是在甲板顶层看海上日出,在自己的房间阳台上或在餐厅观日落;金色夜晚,在24小时供应咖啡热茶的餐桌上打打桥牌……

2016.06.28
惬意的邮轮生活
邮轮旅行,白天上岸参观,傍晚回船,真正全天候体验邮轮生活的只有从马尔他到西班牙的一天航程。为了不留遗憾,我和老伴儿转遍了从5层起至14层邮轮的角角落落。


老外什么时候也学会占位了?!差不多有人没人的躺椅上都铺了一块黄色浴巾。在熙熙攘攘的太阳浴人群中,我总算在15层边角处找到了一张没搭黄浴巾的躺椅。



返身下到14层的室外泳池,2.7米水深,下水有点怕(平时只游到1.5米水深处),不到5分钟便出来了,然后将自己泡在一处热水按摩池,顿觉神清气爽。望着池内一对对有说有笑的伴侣,我有点小嫉妒:老伴怕冷,坐在15层室内泳池边,一边等我一边看旁人打乒乓球(这是他的最爱)。




半小时后,我又体验了一把邮轮上的太阳浴,因位置靠近船舷,风大,又没抹防晒油,便草草收场。看着老外悠然自得地晒太阳,还在强光下读书,不知道怎么练就的。
 
入乡随俗,吃西餐没问题(毕竟在国外常驻过),听爵士乐也可以,但在邮轮上我可舍不得把大把时间用在晒太阳上。提起“随俗”想起一件趣事——


出团通知上规定出席船长晚宴要着正装。老伴是位做事严谨的人,他找出了一套20年前出席外事活动的深灰色暗条纹西服和一双退休后几乎未上脚的皮鞋。

我则选了一件彩色连衣裙、红礼帽和小外套。心想,也算和老外有一“拼”了。没想到领带忘拿了,和团里同志借吧,几个人都说没带。老伴开始打退堂鼓了。我找凤凰领队,她笑称,不穿短裤拖鞋就行,标准一下子降低了好多,也使我们对这场晚宴的戏剧性期许降了许多。

由于人多,船长晚宴分19:30和21:30两场。西方人喜欢夜生活,他们理所当然属第二批,我们“自由”了,便在宴会厅外徜徉拍照……宴会长达2小时,太费周折了,所以第二至第六次的晚宴都缺席了,到自助餐厅恣意吃喝后惬意地打起了桥牌。


2016.06.30
米兰的“精华”
拖延了近5小时的两段亚欧飞行,抵达米兰后的参观游缩至半天,直奔米兰的经典文化地标:米兰大教堂、埃玛努埃莱二世长廊和达芬奇广场。


米兰大教堂,是米兰的标志性建筑,世界第二大教堂(仅次于梵蒂冈),比我见过的巴黎圣母院更让人震撼。远望如浮在空中的塔尖之林,近观白色大理石精雕细刻,雕像四处遍布。正面上半部为哥特式,下半部为巴洛克式,雄伟壮观、典雅奇特,难怪马克·吐温称之为“大理石的诗”,D·H·劳伦斯称其为“刺猬式的大教堂”。


埃玛努埃莱二世长廊,则是教堂的邻居,属十字形建筑。南北长106米,东西宽105米,交叉成两条商业街。长廊顶戴拱式玻璃帽,地面铺就的大理石拼砌成各种锒嵌画图案。文人墨客及政治家都喜欢她,亲切地称其为“米兰沙龙”。


达芬奇广场,又名为斯卡拉广场。达芬奇从佛罗伦萨来此创作后视米兰为第二故乡,因此得名。若专程来此,可以预约观赏藏于圣玛丽亚修道院的达芬奇壁画《最后的晚餐》。

 
米兰这座建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城已披上现代化的彩衣,古老与现代的辉映,使其魅力倍增。
2016.07.01
热那亚港

此次邮轮行的起终点都是意大利的北方大港热那亚,从此开始八天七夜的邮轮生活。按行程下一站是进入离罗马最近的港口奇维塔维基亚,上陆驱车罗马和梵蒂冈,然后上船前行西西里岛、马尔他、西班牙、法国马赛后返回热那亚港。离船赴摩纳哥、戛纳、尼斯,从尼斯去巴黎。


在热那亚尽管没有安排行程,还是要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一早从米兰乘大巴穿越许多隧道,那就是利古里亚北部山脉,来到地中海边的热那亚,感受到了这里的夏天:凉爽温润舒适,这便是典型的冬暖夏凉的地中海气候。


热那亚和米兰一样历史悠久,是仅次于马赛的地中海第二大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招致各代王朝和异族的争夺与入侵。在古代,罗马人、拜占庭帝国、伦巴第人都统治过这里,强大后与比萨和威尼斯争战,衰落后又不断被西班牙法国奥地利占领,1861年归属意大利王国。


热那亚有新老两大港口,一座高达117米高的灯塔是该城的标志。最让热那亚人感到骄傲的,它是航海家哥伦布的故乡。当我们中午登上“珍爱号”,办好一切入住手续并于17:30参加紧急救生演习后,18:00邮轮离开热那亚,大家这才回过神来,赶快涌到露台上、甲板上,留下了几张它的倩影。

2016.07.02
罗马古城
二游罗马城,此行只能算“瞥一眼”,因为只有半天时间。下午去“国中国”梵蒂冈,它与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和安道尔并称“欧洲五大袖珍国”。


天不作美飘起了小雨,到罗马标志性景点斗兽场时,雨渐大景物昏暗。或许是斯巴达克奴隶们抗议的哭泣穿越时空,让这座奴隶主和流氓们专门为寻欢作乐而修建的、杀害奴隶的斗兽场,今日泪滴大如雨。


公元312年彻底统治罗马后的君士坦丁大帝,修建了君士坦丁凯旋门,而后若干国家的凯旋门都成了它的“子孙后代”。


在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少女许愿池旁徜徉,游人如织,无法靠前。来到“自由圣地”西班牙广场,原来它是西班牙驻梵蒂冈使馆旧址,此后这里成了名人聚会场所。诗人歌德、拜伦、雪莱,作家司汤达、巴尔扎克、安徒生,画家鲁米斯,建筑学家阿达姆等等,他们在这里自由地绘画、歌唱、演讲、写诗、写小说,谈天说地。(待续)




作者简介
张兵,退休外交官,曾在中国驻瑞典、加拿大和新西兰使馆常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编“新中国外交亲历”系列丛书13本;主编“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旅游丛书55本(已出版53本)。



“50+在路上”栏目征稿启事

我们面向50岁及以上旅游爱好者征集文字及摄影作品。您可以将旅行中的风景、心得、难忘的人或事等等,分享给更多中老年朋友,文体不限。

投稿邮箱:marketing@jicaas.cn



作者:张兵

编辑:燕归来

<文图来源:张兵女士微信朋友圈>


建投享老50+,专注于为50岁以上活跃人群打造高品质快乐生活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点击文章顶部蓝色字“50佳生活”,直接关注,订阅50+快乐享老生活精彩信息点击底部菜单“会员中心—加入50+”,注册成为50+会员,享受专属会员权益。


50+生活APP
长按二维码,下载APP,多彩活动等你参加


Copyright © 国际邮轮旅游联盟@2017